经记者尚希从北京出发

作为“首都最昂贵的限价室”进入市场的该馨家项目有“质量限制”的嫌疑。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昨天下午,开发商代表和业主在馨家小区进行了协商,与业主指出的空金砖问题相比,开发商主张是经过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四方协商后生效的新材料,存在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该项目施工方的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企业(以下简称新兴建设) )是许多国家级工程的承包商。

开发者:成立了专门小组

7月21日的暴雨不仅使整个北京陷入水灾,还使许多问题大楼在大雨过后“现形”。

“多亏了这场雨,如果现在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我不知道入住后该怎么办。 ’昨天( 8月1日),该馨家19号楼的业主刘明(化名)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

这几天北京不断下雨,所以同一个馨家的老板们不太放心。 “我今天很不安,又去了一次。 水又浸入去了。 厕所的整个墙壁有被雨淋湿的痕迹。 ’刘明说,7月21日的雨后,他和不动产进行了修理,但没有人处理。 现在浸水更严重了。

据悉,昨日,该园区开发商北京首家旗下的北京首家盛馨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企业在园区内发布公告,目前已成立专门团队处理渗水问题,并留下相关负责人的电话。 之后,《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打了这个联系电话。 据工作人员介绍,已经收到了20多家业主的反应,但每家情况不同,有必要进行现场调查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案。

“首开限价房“质量门”背后:施工方操作模式待解”

但是,在采访中,许多业主告诉记者,目前浸水问题的开发商基本处于“修补”状态,并不满地认为“不重新做防水,就无法从根本上处理问题。” 19日大楼的老板对记者说。

此前,对于该项目发生的墙面渗水问题,丰台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认定为质量问题,要求开发商认真解决。

根据《该馨家住宅质量保证书》,关于防水工程的介绍,厕所的地面和墙面、通过地面的下水管道孔周边、屋顶和外壁面等部位采取了防水措施。 对屋面防水、外墙及卫生间地面渗漏的保修期为5年。

很明显,和馨家发生浸水问题太早了,交房还不到一个月。

空耐火砖原本是新材料吗?

馨家存在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空心砖。

在以前的采访中,所有者向《每日经济信息》的记者表示,在装修工程中发现不能安装油烟机,但知道了墙壁内部的砖有问题。 空芯砖部分正好赶上需要施工钻孔的地方,无法被盯上。 不仅厨房如此,厕所也是如此。 ’上述业主告诉记者。

但是,对于空砖的采用,开发者的回答是“四方会谈后生效的新材料”。

据记者介绍,“新材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使用的,而是在中途进行了材料的变更。 昨天,记者获得了“工程洽谈记录”。 副本是将二级结构的构筑材料改为轻骨料块而成的。 其中,在碰瓷中表示:“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构筑二次结构的墙体,表面层容易开裂,不便于后续维护。”并将构筑材料和做法改为“bm轻骨料隔壁砌块”。 “本条为了变更技术,如果原材料(加气混凝土块)正在施工中,价格不会很高

“首开限价房“质量门”背后:施工方操作模式待解”

这是后期维护使用的新材料,但为什么给业主带来了很多麻烦,也影响了装修呢? 对此,开发者没有回应,也没有给业主具体的应对方案。

施工单位曾经承包了许多国家级工程

据悉,首次开办该馨家的总建设规模为236590㎡,共分二期开发建设。 一期为二限房c04#~c11#住宅,二期为经济适用房c01#住宅、二限房c02#、c03#住宅、廉租房c12#~c14#住宅,目前出现问题的19#和20#为此前的c10#和c11#住宅,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这两座大楼的施工单位是新兴建设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格),监理单位为北京方正建设工程管理有限企业)住宅建筑工程监理甲级资格)。

据悉,19#、20#层不仅发生浸水、空耐火砖问题,而且部分户型未设置烟道。 对此,开发商表示原因是工人的疏忽。

据新兴建设官网消息,作为大型中央企业,这家企业相继承包了许多国家级工程。 但是为什么这个项目有很多问题呢?

记者多次联系了新兴建设,但企业很多电话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又致电该项目监理企业,接电话的员工表示质量问题应该让开发商了解,监理企业不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分包是诱因吗?

为什么有特级资质的施工公司会出现这种难以置信的错误? 明明是通过监理企业认可的项目,为什么会暴露出这么多质量问题?

“这实际上是保障房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房地产建设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 是层层分包、资本开发的模式,将利润挤压到最后施工水平,承包商只需偷工减料即可实现利润。 》bdgh八达国瑞副会长、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中国区主席李旭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二限房项目已有限价,建设价格达到整个工程的70%,出现开发商偷工减料的现象也不足为奇。

“首开限价房“质量门”背后:施工方操作模式待解”

李旭表示,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将合同下调,最后承担起专业性较差的“散兵游勇”。

李旭表示,开发商的“偷工减料”大多是技术手段,这些也受政策法规约束,买家也不太注意。 “同样,监理企业也会考虑他的价格支出。 例如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现场的调整等,都需要人力成本,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很多监理企业注意到问题后就会睁一只眼,或者被施工单位买走,从而达不到实际的监督管理效果。 ”李旭说。

“首开限价房“质量门”背后:施工方操作模式待解”

确实,不仅是保障房,商社相继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同样折磨着所有领域。 对此,李旭表示,随着开发商寡头化的迅速发展,业主地位更弱,特别是目前保障房的建设,如果自身利益有限,公司不能从根本上树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就不容易从根本上处理这个问题。

标题:“首开限价房“质量门”背后:施工方操作模式待解”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132.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