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记者卓志强广东东莞摄影报道
“我最终决定,7月结束后离开东莞回老家。 ’7月11日刚见面坐下,徐明财(化名)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
20世纪90年代初,徐明财来到广东打工,大部分时间是港台集团有限企业(现更名为安域亚洲00645,hk )。 该集团曾为全球知名体育企业品牌工作,创始人为被称为“鞋王博士”的知名港商邓剑群,员工最多2万多人。
6月29日上午,该集团旗下的东莞长安宵边勇荣橡胶工厂(以下简称勇荣工厂)发出通知,称工厂将于年7月31日正式结业解散。
“十几年的老职员,多少有些感情。 ”徐明财说。
勇荣工厂是港台集团在内地的最后一家工厂,首要业务是制鞋。 过去,该集团在广东其他5家鞋厂相继关门。
最新消息显示,港台集团安域亚洲董事会决定继续经营勇荣工厂,但徐明财认为,昔日知名鞋业工厂港台集团已有历史。
突然解散通告
7月11日,东莞市长安镇宵边第二工业区勇荣工厂门口依然张贴着招聘新闻。 工厂运营有序,看不到停业解散的迹象。
根据上述招聘新闻,勇荣工厂于1990年底成立。 一位员工表示,目前他们主要生产merrell我的音乐,timberland企业品牌的鞋底。
6月29日的结业解散通告,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生产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涨,但顾客在产品价格方面无法相应上涨,导致我厂今年的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可见的未来,恶劣的经营环境无法改善。 ’通告这样说明了结业解散的原因。
根据通告,勇荣工厂是香港台湾集团坚守到最后的工厂,企业最高领导人李总裁(李志强)郑重承诺,所有干部和员工将依法领取全额经济补偿金,并在离职前结清所有工资。
被告知的落款上有勇荣工厂负责人黄焕东和李志强的亲笔签名。
徐明财连说:“很遗憾。”但并不特别惊讶:“在此之前,我目睹了香港台湾集团的其他五家工厂关门。”
勇荣工厂之前,港台集团在珠三角其他5家鞋厂相继关闭。
港台集团于1992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的集团主席是邓剑群。
1982年,港商邓剑群在内地开设制鞋加工厂,1987年与台商合资在内地设厂,生产运动鞋,3年后在深圳龙岗区建设“港台鞋城”是港台集团最初的形态。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风头鼎盛时期,港台集团拥有员工25000人,销售额20多亿港币,年品牌运动鞋超过2500万双。
港台集团曾在内地拥有6家工厂,在深圳、东莞各有3家工厂。 深圳有位于龙岗位的港台制鞋有限企业(以下简称港台制鞋)、位于平湖的汉添鞋业有限企业)又名平湖东柏鞋材贴合厂; 东莞有塘厦宏业制鞋有限企业、宏发鞋材有限企业、勇荣工厂。
港台集团年报显示,2007年该集团取得“满意成绩”(年报中文),销售额1.02亿美元,股东占溢利比上年增长36%至760万美元。
五家鞋厂相继关门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港台集团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
在港台集团2008年年报中,当时担任董事会主席的李志强开头说:“港台集团经历了极其困难的一年。 和其他出口加工厂一样,港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这一年,港台集团员工人数从2000人锐减到7000多人。 ”
此外,港台集团在深圳港台制鞋经历了搬迁。
徐明财表示,2008年年中,由于深圳地铁修成龙岗制鞋的某地块,港台集团决定将这里的生产设施搬迁到东莞。
搬迁前,港台制鞋是港台集团的主要运营基地,数据显示,截至2007财年,其生产能力占港台集团的一半左右。 另一方面,2008年度,香港台湾集团时隔8年出现赤字,赤字额为410万美元。
“当时集团给了员工自主的选择权,但是很多人不想去(东莞)。 他们在深圳工作多年,所以很多人呆在家里。 ”徐明财表示,此次搬迁导致部分员工流失。
另外,由于人力成本上升、全球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香港台湾集团的业绩进一步下降。
这种状态在2009年雪上加霜。 由于未能与主要顾客达成可行的价格模式,香港台湾集团宣布不再为占该集团销售额60%的主要顾客生产原设备制造鞋类产品。 港台集团至此与20多年的老客户reebok停止合作关系,大量关闭工厂,遣散员工。
香港台湾集团最终决定:“由于本集团明年的销售额因最大客户订单减少而大幅下跌,本集团董事决定加快重组步伐,暂停集团在深圳的全部生产业务和东莞两家工厂的生产业务。”
迄今为止,该集团内陆的工厂只剩下勇荣工厂。
断臂生存难以挽回狂澜
截至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港台集团销售额从去年的6400万美元大幅下跌至1800万美元,但溢利上升至230万美元,超过2009年的30万美元。
整理年度报告,这主要归功于该集团遣散员工压缩人工费,销售多余的设备和资产等。
经过这次“断臂求生”,香港台湾集团对再次重整旗鼓抱有很大的信心。
“香港和台湾要突破这一难关,必须将产业基地转移到印度和孟加拉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国家,或者重新整合,离开‘出口加工厂’的作用,全面提高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但是,这些努力很难挽回颓势。 截至年3月的财政年度,港台集团销售额为2909.9万美元,每年增长60.9%。 但是,创下纯利79.7万美元的纪录,后退了65.3%。
截至今年3月的财政年度销售额为2797万美元,每年减少4%。 损失将达到154万美元。
“港台集团一步一步下来,有很多理由。 ”徐明财说,一是经济不景气,另外,在价格特点上,其他制鞋小区在福建的工厂无法相比。 例如,港台集团的鞋子至少要开13美元以上,而福建的一些工厂只需要12美元。 徐明财还认为,李志强在用人方面也有一点失误。
东莞市外商投资公司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日荣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认为,与香港台湾集团类似的代工厂其实有共性,它们所做业务的附加值不高,价格也很高。 “负担太大,产品卖不出去,工厂搬迁、关门,是没有办法的事。”
他补充说,即使政府采取补救措施和支援措施,也只能“短期渡过难关”,长期必须依靠公司自身。
工厂保存港台集团的历史
尽管发出了毕业解散通告,但仍是“生死不明”。
7月4日,安域亚洲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安域亚洲)董事会的来信送到勇荣工厂的高级管理层手里,表示:“我公司没有讨论过贵公司是否决定解散结业一事,我公司很惊讶。 ”。
南亚和勇荣工厂到底有什么联系?
李志强是港台集团原董事会主席兼控股股东,但年初宝桥融资有限企业已代表starcrowncapitalltd收购港台集团股东权益中的所有已发行股份,李志强本人于去年2月16日辞去港台集团执行董事等职务。
今年4月,港台集团更名为安域亚洲。
南亚在租用港台集团后,其主要经营业务发生了变化。 本月初,南亚宣布,正在与独立的第三方协商收购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物流企业大部分股份的可能性。
据南亚消息,7月3日,从李志强那里得知了勇荣工厂上述结业解散的消息,但他表示:“在就贵公司的未来做出决定之前,我公司希望明确继续贵公司的业务的意向。 我们会根据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你们讨论,判断工厂的业务和运营状况。 我们希望你们现在对你们工厂维持现状,向其顾客和员工发出补充通告,说通过他们的提前告知你们工厂将于年7月31日结业解散是初步决定,必须得到其最终控股企业的同意才能实现。 ”
该信的落款人是安域亚洲理事叶侘瓒。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查阅安域亚洲公告时,叶侘瓒于今年6月13日被任命为该集团行政总裁。 南亚董事会仍然委托李志强托管集团的事务。
“港台集团今年被安域亚洲收购改名。 李志强是以前的上司,早就退出了,董事会委托他管理。 ”勇荣工厂的负责人黄焕东也告诉记者。
也许是由于南亚的介入,对于“工厂将于7月31日结业后解散”的信息,黄焕东回答记者说:“不,将继续经营。”
昨天,记者从徐明财处获悉,安域亚洲董事会已决定,勇荣工厂将继续经营。 工厂的员工得到工作年限的补偿,得到补偿后,员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去也可以留。
“安域亚洲支持保存该工厂,但港台集团已成为历史。 ”徐明财说。
·注意记者
珠三角的“便宜的替补”接近尾声了吗?
日前,与港台集团同为东莞市长安镇的声纳电子工厂倒闭。
这不是孤例。 位于虎门镇的玩具巨头冠越玩具厂也宣布关闭。 这家工厂成立于1995年,曾经的幕后老板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公开资料显示,无论是电子、玩具、服装还是制鞋,2008年以来外资公司大量撤出珠三角的报道屡见不鲜。
“几乎站不起来啊。 ”厚街镇泰成玩具厂老板方柏金坦率地说,一方面是金融海啸的影响、欧债危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也在放缓。
方柏金表示,现代工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订单和人工。 他的订单情况也恶化了,今年比去年少了1/3的人手方面,即使涨工资,也不容易招人。 另外,供需问题也非常严峻,供给多于需求,公司间的竞争恶化。
“政府要求我们进行变革,我们该怎么办? ”方柏金表示,目前比较好的做法仍然是“产业西迁”,压缩人力价格。
但是,东莞市外商投资公司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日荣表示:“即使你迁往其他省份,人力价格终究会赶上来。 过两三年,也许也一样。”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恩认为,代工厂的没落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自身。
他特别指出,“廉价代工”模式已接近尾声。 因为代工本身也有水平。 例如,台湾地区也有代理产业,但它是“高级代理”,是高附加值的代理。
“现在珠三角的这些工厂,必须考虑如何提高附加值,如何延伸产业链,如何提高产品内销的比重。 这是基本的。 ”陈恩说。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广州: 020-89660257
标题:“珠三角“廉价代工”没落样本:港台集团连关5家鞋厂”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221.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