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8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的证券市场、股指已经不是核心指标,资本深化率和证券化率是关键。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股指在狭窄的区间徘徊,资本深化率和证券化率将大幅上升。
以人民币国际化迅速发展为例,比较中国股市和日本股市已成为常态。 日元升值期与日本股市17年的大牛市基本重合,得出人民币升值的中国股市也长牛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首先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机会极少。 由于内部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经济不稳定,人民币可以升值也可以下跌。 除了2万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外,谁也说不准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退一步说,即使人民币升值幅度很大,也不一定与股票同步大幅升值。 中日两国证券市场的前提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门槛,证券化率的深度是根据资金和宏观经济形势刻意进行的结果。 日本证券市场没有行政门槛,日本证券化率的高峰是日本完成现代工业化进程,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市场的结果。
日本汇率分为前、中、后期,根据对日本股市的研究,在前期和中期,估值主要服从公司业绩。 从1973年到1979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几乎以20倍左右为中心波动,市场评价水平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上升,股市的上涨主要受公司收益增长的推动。 1980年至1984年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价在利润增长的推动下持续上涨。
当日本的资本证券化率无法进一步深化时,资金的增长指向的是股票脱离业绩上升,同时上升的结构。 1985年至1987年间,日本公司的盈利增长不明显,但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左右迅速上升到70倍左右。 虽然日本的资产化率有所上升,但日本公司持股获得的投资收益掩盖了日本实体经济高速增长即将结束的真相。 一旦市场下跌,所谓的企业投资利润将成为皇帝的新装。
将来,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将上升,股价不会大幅上升。 这与资产证券化的急剧增加有关。 中国的公司大多患有资金饥饿症。 张军等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资本密度明显上升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头十年,中国资本-劳动比率增长率的变化不太明显,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加速。 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向重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国资本密度的上升。 但是,随着资本密度的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减少,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
大量投资、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伴随着资本边际效率减少的过程。 另一位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在维持10多年常数后,从1994年开始急剧上升,这意味着投资边际效率在1994年以后明显恶化。
规模的增加、资本密度的高涨、效率的下降,是资产证券化率不断上升的最好借口。 用口语来说,叫做日元钱。
上海国资重组概念盛行。 如果年初成功实现目标,意味着到今年年底上海国资资本证券化率将达到30%,证券化完成的经营性国资将超过2838亿元。 根据上海国资委的数据,2007年至2009年底,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ipo、公开发行等途径共筹集1818亿元,其中738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从17.6%上升到2009年末的25.4%。 这是国有资产要求证券市场重新估值的过程,不是以管理和业绩取胜的过程。 1080亿元,增加7.8个百分点的证券化率。 以保守的5倍溢价计算,300亿元资产可在市场上获得1500亿元。
证券化率将达到30%,上海将成为国内资本证券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其他城市不落后,只求上市机会。 全国各省市达到上海证券化率水平后,需要1万亿元。 股价没有上涨,总市值持续上涨。 目前,股价指数在3000点以下,8月1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21.15万亿元,超过了去年我国21.09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证券化率为100%,探究历史高位。 如果股价上涨,证券化率将居世界第一。
中国资本深化、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不断进行,雄厚的资产在证券市场上估值兑现,形成因果连锁。 资本深化增加公司资金饥饿症,资产证券化提高证券化率,推动资本进一步深化。 在股价指数可以人为调节的市场上,认真对待股价指数很奇怪。 资产证券化率才是重要的。
标题:“叶檀:证券市场不要看股指要看资产证券化率”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zqzx/7626.html